图书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本馆概况>>本馆简介>>正文
本馆简介
2014-08-27 02:57     (浏览人数:)

我校肇始于1952年,2002年由原渝州大学和原重庆商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具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法学、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的高水平财经类应用研究型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重庆市文明校园、重庆市国际人文特色高校。学校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服务国家战略,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现有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研究生3万余人,形成了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图书馆,由原渝州大学图书馆和原重庆商学院图书馆于 2002 6 月合并组建,包括南岸校区图书馆、兰花湖片区图书馆和江北校区图书馆三个馆舍,分布在南岸校区、兰花湖片区和江北校区,总建筑面积达 7.7万平方米,可容纳 5100 余人阅览、学习。其中,南岸校区图书馆是集图书馆藏借阅与服务管理、学术报告、数字校园、设备用房和地下停车为一体的校园建筑综合体,该工程项目获得 2018-2019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学校图书馆,现有在编职工53人,其中高级职称 16 人、博士 3 人、中共党员31人、民主党派 12 人、高校图书馆榜样馆员”1 名、重庆英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名,初步建成了一支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科背景合理的馆员队伍,并设信息化建设部、纸质资源建设部、流通部、阅读服务与文化建设部、综合办公室等 5 个部室和 1 个校级科研机构信息管理与服务研究中心,还与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建设范长江与重庆展览馆,该馆被授予全国新闻战线党史教育基地、重庆新闻战线党史教育实践基地等称号,新华社、学习强国平台、华龙网等均进行了相关新闻报道。此外,图书馆不断夯实阅读推广的资源、条件、队伍三个基础,拓展线上线下两个渠道,加强校内外多部门、全方位的共同参与和联动,形成了具有特色的 3+2+N 的书香校园文化建设模式,牵头成立了重庆高校图工委认可的第七个专委会新媒体专委会,并先后获得重庆市高校图工委新媒体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高校图书馆信息教育与信息服务先进集体、第六届图书馆微服务十大优秀新媒体创新服务案例奖、重庆市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一等奖、重庆市高校图工委图书情报学术成果创新实践类一等奖、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优秀组织奖、重庆图书馆优秀志愿者组织奖,且与学校宣传部联合申报,2021 年成功荣获重庆市首届书香校园称号。

学校图书馆,作为学术文献收藏、研究与服务中心,高度重视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其投入位居重庆市属普通本科高校前列,随着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推进,经过七十年的文献资源累积与发展,通过实行藏、借、阅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合理配置文献资源,打造了具有鲜明财经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目前图书馆有纸质图书 325 万余册、订阅刊报 800 余份、电子图书 175 余万册,并购有 ScienceDirectSpringer、中国知网、维普、超星电子图书、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等 68 个中 外文数据库,以支撑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与发展。此外,馆藏有《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天一阁藏历代方志汇刊》《清代诗文集珍本丛刊》等大型文献和地域特色鲜明的、珍贵的重庆地方志以及 统计年鉴等,还打造了翠湖学者文库和诺贝尔文学奖、经济学奖和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作的特藏书库,并提供研修间、多媒体阅览、影音欣赏、书吧休闲阅读、学术交流、社团活动和新型阅读体验等多种服务,方便校内专家、创新团队和学生科研小组进行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除春节国家法定假期外,全年无休,是重庆市开放时长最长的高校图书馆之一,也是我校最受师生欢迎的场所之一。

学校图书馆,作为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心,秉承以读者为中心的 理念,根据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着力打造学术交流与文化传播平台,努力做好服务教学、服务科研和服务社会的三项工作,于20095月启动翠湖文化工程建设,该文化工程以翠湖博士论坛翠湖读友会翠湖赛事等多类别、多层次、多领域文化活动为载体,努力打造图书馆学术集聚功能,大力推进图书馆学术文化氛围建设,为学校科学发展上台阶、促进读者全面发展营造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

学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图书与信息资源聚集平台和学术数据集成与应用中心,高度重视信息化、智慧化建设,通过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逐步实现了从数字图书馆到智慧图书馆的拓展,使图书馆在馆藏流通、空间应用、读者服务等方面为师生提供了智慧书香的全新体验。如通过采用全开架智慧化管理模式,使读者可通过刷卡、人脸识别等多种方式无感识别智慧入馆,并可让读者通过自助借还机自助借还图书,同时可让读者通过微信公众号、扫码打卡自主预约学习空间,还可随时随地通过网络终端免费访问数字资源。

学校图书馆,作为信息素养教育与发展中心和三全育人以及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一是根据需求,面向各院系、各学科、各科研团队开设学科相关数据库专题培训讲座与信息素养培训教学,帮助师生提高信息素养能力,助力师生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学习、教学与科研;二是成立专门的阅读服务与文化建设部和校级学生组织图书馆阅读文化传播中心,并组建了图书馆讲解团和图书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其中,讲解团每年接待校内外各级领导和专家以及国内各兄弟高校图书馆同仁和社会机构、历届校友到馆参观近千人次,使图书馆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图书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有体系地开展了包括主题书展、乡村阅读推广基地、重庆图书馆和重庆少儿图书馆等校内外各种文化公益活动每年累计 8000 多小时,并以原创 + 新媒体赋能,打造了《有声图书馆》《工商执笔录》等经典栏目,设计开发了《馆宝》等系列文创产品,组织开展了《馆馆探索之旅》《尚书房》等精品校园文化活动,系列文化栏目、文创产品和文化活动不但发扬了传统文化、展现了大学生读者的人文情怀,还对大学生读者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以及品德的修养、情操的熏陶、文化的积淀、学识的拓展、思维的训练和精神境界、文化素养、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了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图书馆将以“传承文明,生师为本,服务至上,持正弥新”为发展理念,打造有温度、强黏度的智慧型图书馆,成为师生最钟情的学习家园、学术圣殿、精神乐园,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性支撑和高质量服务。


请扫码关注图书馆微博、微信! 

 

   

 

 

 

 

打印    收藏
关闭窗口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重要咨询 更多>>
· 本馆简介
  常见问题 更多>>
· 超星移动图书馆
· 随书光盘系统使...
  网站导航
学报编辑部 | 教务处
清华大学图书馆 | 高等教育数字...
国家科技图书... | 同济大学图书馆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重庆工商大学图书馆